竞彩平台

竞彩平台

竞彩平台 实验教学

形态学综合实验(动物学内容)
发布时间:2022-07-18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分享到:

一、实验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代码及名称

学分

总时

教学计划学时分布

0850076

形态学综合实验

3

108

1

2

3

4

5

6

7

8



54

54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形态学综合实验主要面向生物科学(理科基地班)专业的二年级学生。

、课程性质

形态学综合实验(动物学部分)是动物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等师范本科院校生物科学(基地班)专业的主要基础课,是学习动物学实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素质的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性实践课实验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通过实验学习,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动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动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逐步提高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的

1. 熟练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独立规范地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实验绘图清晰规范。

2. 掌握各类群动物外部形态及内部解剖结构特点,理解体制、胚层、体腔、分节等重要概念;

3. 掌握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系统了解各门动物在进化上所处的地位。。

、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有:动物形态学基础实验技术、动物细胞和组织、动物种子和幼苗、动物的营养器官、动物的繁殖、动物各大类群特征、动物物种多样性

课程内容

学时

1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组织细胞的观察

3

2

实验二

原生动物的采集、培养及观察

6

3

实验三

多孔、腔肠和扁形动物装片与浸制标本的观察(水螅、涡虫、吸虫和绦虫的观察)

3

4

实验四

蛔虫和环毛蚓的解剖及观察

3

5

实验五

河蚌和乌贼的外形观察及解剖

3

6

实验六

对虾(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和蝗虫的外形观察及解剖

6

7

实验七

昆虫分类及检索表的应用

3

8

实验八

文昌鱼,海鞘和七鳃鳗的观察

3

9

实验九

鲤鱼和鲈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比较

6

10

实验十

牛蛙和蟾蜍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

6

11

实验十一

家鸽和家鸡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

6

12

实验十二

兔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

3

13

实验十

脊椎动物骨骼系统比较观察

3

七、教学方式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尽量选用新鲜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徒手切片、临时水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课内和课外的观察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动物生长过程中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界,主动获得动物学知识的能力。

八、考核方式

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实验操作(20%+实验报告(60%+汇报内容(20%),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九、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路纪琪和张书杰. 动物生物学与生理学实验指导.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

[2] 陈广文和李仲辉. 动物学实验技术. :科学出版社, 2008.

[3] 黄诗笺等. 动物生物学实验指导.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4] 王文彬. 动物生物学实验[专著].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5.

[5] 孙虎山. 动物学实验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5.

[6] 赛道建和贾少波. 普通动物学实验教程.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7] 朱伟和董超华. 动物学实验[专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8] 白庆笙等. 动物学实验2.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9] 贺秉军和赵忠芳. 动物学实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10]周志军等. 昆虫学综合实验技术. 西安:竞彩网站 出版总社, 2020.

[11]《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第三版),刘凌云、郑光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2]《无脊椎动物实验》(第一版),张闰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3]《普通昆虫学》(第一版),许再福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第2版),杨安峰、程红、姚锦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系统鱼类学》水柏年赵盛龙韩志强储张杰,海洋出版社,2019年版[10]《鸟类学》(第二版),郑光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6]《哺乳动物学》,胡杰、胡锦矗,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实验项目(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组织细胞的观察(3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动物4类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4)主要材料和用具:显微镜;各类组织切片。

实验项目(二):原生动物的采集、培养及观察(6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学生自行采集水样观察活体眼虫的形态和活动情况。掌握眼虫的主要特征及运动形式。通过对草履虫(添加变形虫)的观察,了解纤毛纲的主要特征,并认识几种常见的原生动物;理解原生动物的原始性;熟练掌握临时装片技术。

4)主要材料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吸水纸;眼虫装片;草履虫装片。

实验项目(三):多孔、腔肠和扁形动物装片与浸制标本的观察(水螅、涡虫、吸虫和绦虫的观察)(6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装片观察,了解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和特点;通过对水螅整体装片、纵切片、横切片的观察,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理解二胚层动物的躯体结构。

认识涡虫纲、吸虫纲和绦虫纲的主要代表。通过对涡虫形态和结构的观察,了解其基本特征;通过对华枝睾吸虫的观察,演示其他肝吸虫、肠吸虫及血吸虫,了解吸虫纲的基本特征以及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结构;通过对猪绦虫的观察,了解绦虫纲的基本特征以及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结构;理解三胚层无体腔动物的躯体结构。

4)主要材料和用具:显微镜;水螅、涡虫、吸虫和绦虫装片。

实验项目(四):蛔虫和环毛蚓的解剖及观察(3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了解蛔虫的形态结构以及线形动物(假体腔动物)的一般特征。通过环毛蚓的外形观察、环毛蚓内部解剖,了解环节动物门和寡毛纲的基本特征和特化程度;理解三胚层假体腔与真体腔的发生。

4)主要材料和用具:显微镜;蛔虫浸制标本;蛔虫装片;环毛蚓浸制标本;环毛蚓装片。

实验项目(五):河蚌和乌贼的外形观察及解剖(3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对河蚌和乌贼外形及内部解剖(外套膜;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和头足纲的一般结构及其特征;认识软体动物门一些常见和重要的经济种类。

4)主要材料和用具:解剖镜;河蚌和乌贼浸制标。

5)实验预期结果:

①河蚌3对神经节解剖分离

实验项目(六):对虾(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和蝗虫的外形观察及解剖(3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对虾和蝗虫的外形(主要是各类附肢)的观察,对虾和蝗虫的内部解剖(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了解对虾和昆虫的一般特征,理解甲壳动物和昆虫形态结构上的主要特征。

4)主要材料和用具:解剖镜、对虾和蝗虫浸制标本。

实验项目(七):昆虫分类及检索表的应用(3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对虾和蝗虫的外形(主要是各类附肢)的观察,对虾和蝗虫的内部解剖(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了解对虾和昆虫的一般特征,理解甲壳动物和昆虫形态结构上的主要特征。

4)主要材料和用具:解剖镜、对虾和蝗虫浸制标本。

实验项目():文昌鱼,海鞘和七鳃鳗的观察(3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对文昌鱼标本,模具,整体装片和切片的观察,掌握脊索动物门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柄海鞘标本和模具的观察,掌握尾索动物亚门的基本特征。通过对七鳃鳗浸渍标本的观察,掌握圆口纲的基本特征。

(4)主要材料和用具:文昌鱼的整体装片和过咽、过肠(尾)横切片、文昌鱼浸渍标本,柄海鞘浸渍标本和七鳃鳗浸渍标本

实验项目():鲤鱼和鲈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比较(6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对鲤鱼和鲈鱼外形观察及内部结构解剖,认识鱼类的身体结构特征对水生生活的适应性,熟悉鱼类各器官系统的结构特征,了解鲤形目鱼类和鲈形目鱼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各器官的区别。掌握鱼类的解剖技术。

(4)主要材料和用具:解剖器材;活体鲤鱼、鲈鱼;测量用具

实验项目():牛蛙和蟾蜍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6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对蟾蜍和牛蛙外部形态及各器官系统的观察,熟悉其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性特征及适应性特征;了解蟾蜍和牛蛙的泄殖系统的主要区别,掌握两栖动物的解剖技术。

(4)主要材料和用具:解剖器材;牛蛙、蟾蜍活体。

实验项目(十一):家鸽和家鸡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6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对家鸽和家鸡的外部特征和各器官系统的观察,加深对鸟类身体结构对适应飞行生活的理解;掌握鸟类解剖技术。比较家鸽和家鸡的形态特征和各系统结构。

(4)主要材料和用具:解剖器材、动物活体

实验项目(十二):兔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3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对家兔的外部特征及各器官系统的观察,掌握哺乳类的结构特征,加深对其结构特征在进化上的意义的理解;学习兔的麻醉技术和解剖技术。

(4)主要材料和用具:解剖器材、活兔

实验项目(十三):脊椎动物骨骼系统比较观察(3学时)

(1)项目类别:必做选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通过对鱼骨骼的观察,了解鱼类适应水生环境的特征。通过对蛙骨骼的观察,了解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中所表现处的初步适应陆生特征。通过对蜥蜴骨骼的观察了解适应羊膜动物新出现的骨骼结构和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通过家鸽骨骼的观察加深鸟类身体结构对适应飞行生活的理解;通过兔的骨骼观察加深对其结构特征在进化上的意义的理解。全面理解脊椎动物骨胳系统的演化趋势。

(4)主要材料和用具:骨胳系统标本


六、实验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

学时

1

显微镜的使用及组织细胞的观察

3

2

原生动物的采集、培养及观察

6

3

多孔、腔肠和扁形动物装片与浸制标本的观察

6

4

蛔虫和环毛蚓的解剖及观察

3

5

河蚌和乌贼的外形观察及解剖

3

6

对虾和蝗虫的外形观察及解剖

3

7

昆虫分类及检索表的应用

3

8

文昌鱼,海鞘和七鳃鳗的观察

3

9

鲤鱼和鲈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比较

6

10

牛蛙和蟾蜍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

6

11

家鸽和家鸡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

6

12

兔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

3

13

脊椎动物骨骼系统比较观察

3

合计


54

七、推荐教材与辅助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