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
讲授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
讲授时间:8学时实验课
教学目的:植物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和表征,植物地理实验时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一、植物细胞和组织观察(2学时)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识别植物主要组织的类型特征及功能,为植物分类打基础。
实验内容:
1、 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的表皮细胞,认识植物细胞的形态构造;
2、 观察植物各种组织的形态结构。
实验二、植物叶的形态观察(2学时)
实验目的:
识别植物叶子的形态类型,掌握描述植物叶子形态的术语和方法。
实验内容:
观察所给的植物标本,重点观察叶子的形态,依次对叶序、叶片形态、叶尖、叶基。叶缘、叶脉等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详细记录。
实验三、植物分类学实验(2学时)
实验目的:
通过植物地理的实践教学,应该使学生初步掌握种子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种子植物一些常见科属的主要特征,初步学会鉴别物种的方法。
实验内容:
1、 校园内种子植物的观察;
2、 以实验室陈列的植物标本作为主要实验对象,同时观看植物分类影响资料。
实验四、植物区系、植物群落野外实习(2学时)
实验目的:
通过植物地理学的实践教学,学会区域植物区系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一个地区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能做出初步的分析,对区域植物区系资源的合理利用能提出初步的建议,初步掌握植物群落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植被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关理论。
实验内容:
1、 了解实习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及社会经济概况,植物区系及植被的基本情况;
2、 在地形图上初步确定实习调查路线,为实地的路线实习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分带现象、进行群落样方调查作好准备;
3、 结合实习地区有关植物区系和植被资料,现场感受实习地区的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特点。分析植物分布、植被分布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对实习地区主要植被的植物区系组成进行归纳总结;
掌握植物标本野外采集方法,掌握植物群落的样方调查方法,学会植物群落的识别、分类及命名。